-
前30年我們雖然沒有實現趕超,但和自己比卻跨越了一個階段
改革開放之前,我們逐漸地農業內卷化,積累了大量的剩餘勞動力,改革開放創造了必要的制度條件,勞動力就大規模地轉移出來了,形成了高速增長,這也是全世界增長最快的時期。之後人口紅利總是要用盡的,剩餘勞動力總是要吸納乾淨的,接下來就可能是一個新古典增長時期。[全文]
-
落入“中等收入陷阱”,有四步
雖然“不幸的家庭各有各的不幸”,但根據現實中的“中等收入陷阱”現象,我們可以從發展中國家經濟史,特別是拉美和東南亞一些國家長期徘徊於中等收入階段的經驗教訓中,歸納出一些具有共性的特徵化事實。[全文]
-
中國經濟學如何走向世界
從科學性和成熟度來看,中國的經濟學理論或許在西方經濟學者看來是難以理解和認同的,但經濟學作為一種入世的學科,經世致用才是其目的和本質。自改革開放以來,中國的經濟學理論一直以中國人能理解的語言履行着自己的使命,立足中國實踐,解決中國問題。以西方經濟學界對科學完美性的標準,是無法理解中國經濟學理論的水平和成就的。[全文]
-
農民工返鄉,對城裏人有多大影響?
城鎮化逆轉,為中國經濟的下行增加更多壓力。習總書記也説過,要讓轉移的人口進得來,住得下,容得進,能就業和創業。這些因素和目標達到了,就是農民工的市民化,就是以人為核心的新型城鎮化。新型城鎮化,必須進行户籍制度改革。户籍制度改革能為中國經濟帶來1-2%的潛在增長率。[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