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觀點 | Opinion more
-
2020年,香港終於清醒了
香港法例沒有公民的概念,因此就會有些以國際慣例看來不合理的現象出現。比如,這一波移民潮將會產生更多美、英、澳、加的香港永久性居民,他們有外國國籍,交税給外國政府,卻又能回香港投票,影響香港的政局。[全文]
-
年底了,和大家説句肺腑之言
大家可知道,現時大灣區的經濟規模已經超過南韓,生產總值達到一萬六千億美元。我希望香港年輕人多走走,認真看看灣區那邊的製造基地,創業中心,龐大市場,優厚潛力,那裏有一片天下等待你們去探索,有一個時代等待你們去開創,有一個未來等待你們去擁抱![全文]
-
深圳首次招港澳籍公務員,政審和公平不能忽略
看過香港電影《無間道》的都知道,從年輕時就打入對方內部,步下一些閒棋野子,在關鍵時刻往往能發揮“奇兵”作用。對此,確實要加強對這些人員忠誠度方面的考察考核力度,讓真正可靠的人去幹可靠的事。[全文]
-
昔日“逃港”,今日“北上”,這些年兩地發生了什麼
國家規劃的幅度是五年,香港特首選舉也是五年一次,但時間上並不重合。香港更多是按照每任特首的政綱和偏好來施政。就香港而言,在“十三五”規劃制定過程中,政府沒有做充分調研或公眾諮詢。再者,特區政府因立法會不配合等種種原因,未能全面落實規劃要求,中央也難以問責。[全文]
-
議員辭職生效,香港反對派會一蹶不振嗎?
反對派深入社區的動作值得我們高度警惕,絕不能只是基層組織就輕視。而建制陣營即使想轉型,但議政能力畢竟並非一時三刻就能培養出來。香港要真正“重新出發”,可能留待一年後,才有契機。[全文]
-
再問香港“50年後怎麼辦”,答案變了
香港問題是一個全球化合作的問題,合作網絡的破壞對各方都是不利的,這一點越來越清晰地為西方國家和中國政府所共同認識。香港需要反思的是,自身資本主義制度這一面到底出了什麼問題,不要沾染上西方社會的毛病。[全文]
-
未來很長一段時間,深圳上海都難以完全取代香港
中國這麼一個社會主義國家參與資本主義體系,在一些重要領域需要一個結合點來進行銜接。我們1949年在解放完內地之後,完全有能力短時間內拿下香港,為什麼當時毛澤東和周恩來主張保留香港?也是同樣的原因……[全文]
-
在立法會當議員:眼見反對派從“温和”到“成魔”
令人感到可怕的是,反對派在社會事件上,也漸漸由“有所本”到“莫須有”,到了修例風波時更是用盡方法製造恐慌和流言。例如宣傳品荒謬到聲稱在內地打麻將可能會被引渡;而部分基督教教會中,也流傳着到內地傳教會被引渡等各式各樣的謊言。[全文]
-
“4+15”議席空缺,香港立法會改變的新契機?
第六屆香港立法會將一下子產生19個議席空缺,這在香港立法會歷史上是規模最大的一次。這一決定,或將深刻改變香港立法會的運轉模式,進一步強化“愛國者治港”原則,也為徹底解決香港問題迎來了新的契機。[全文]
-
英國的月亮,並不像某些香港人想的那麼圓
儘管自新冠疫情爆發以來,亞裔就不得不與各地不斷增多的恐華症鬥爭,但英國的不同之處在於,該國標榜自己是香港的長期夥伴,可向政治難民敞開懷抱,而英國對這些新來者的無動於衷,會馬上使他們感覺到自己並不受歡迎。[全文]
-
裁員8500人,國泰航空終於自食惡果
對於國泰航空來説,到今天這一局面可以説是自食惡果。縱使國泰航空將削減8500個崗位,裁員5900人,筆者對這些被裁員的員工很難產生同情心——雪崩之下,沒有一片雪花是無辜的。[全文]
-
我為什麼離開香港《南華早報》?
吳佩慈在香港的豪宅以低於市場的價格租給了自己的熟人。多個地產中介均表示該交易屬於私人交情,價格不能代表市場整體的變化。編輯讓我繼續找,可是仍沒有一箇中介認為這是市場崩盤。我如實寫下采訪,卻被房產編輯強行寫成了“豪華地產迎來歷史性崩盤”。[全文]
-
香港“脱西入中論”或“邊緣化論”,都不符國家決策本意
深港關係的最終發展方向既不是“大陸香港化”也不是“香港大陸化”,不能在“一國兩制”下做簡單橫向對比,而是“兩制”在“一國”框架下互動融合的最佳縮影及試驗田。中央文件及習總書記講話中指向的深圳綜合制度性改革,尤其是對標國際化的相關制度細節,深圳向香港的學習餘地仍很大。[全文]
-
香港不能且不應“去殖民化”?
“去殖”與否,本身與“一國兩制”並無衝突。難道迴歸時香港賽馬會刪去“英皇御準”四字,就等於破壞了“馬照跑、舞照跳”的資本主義生活方式嗎?迴歸後“去殖”進程滯緩,但不能就此斷定香港難以 “去殖”,更不應輕言“一國兩制”與“去殖民化”之間存在悖論,從而放棄對“去殖民化”的思考。[全文]
-
疫情以來首次往返內地和香港,內地朋友都在問一個問題
粵港澳健康碼談了很久,一直是隻聞樓梯響。我最擔心的是以香港的抗疫進展,很可能在兩地部分通關數星期後,內地或香港又因秋冬季迎來新一波疫情而重新封關。香港和內地體制不一樣,只要我們相信檢測結果準確度,強求一個地方在數據上長期清零才能通關,不切實際。[全文]
-
新冠清零,香港為什麼不行?
香港最大的特點是反應慢,大部分措施是收得慢,放得也慢。就以檢疫為例,我在內地多個城市,最多人質疑的是為什麼特區政府仍然要求內地來港人士隔離14天。 [全文]
-
為將中區軍用碼頭移交駐港部隊,特區政府與反對派較量26年
有的提出,當年中英兩國協議只訂明建造長150米的碼頭,供軍用艦艇使用,因此不應該在碼頭範圍內設置電力供應等附屬設施,也不應該劃設海上禁區。還有的認為,這是當年中英兩國的協議,特區政府根本不是締約方,有什麼資格和義務來移交碼頭?[全文]
-
多此一舉的香港“記協”,誰最需要?
説好的“無黨無派”,“保衞民主”,“持平公正”,怎麼變成了記協主辦評獎,然後發給記協的人掌管的機構,再用這個獎反過來作為記協標榜“爭取人權”的證明,自產自銷,自投自搶?[全文]
-
現今世界比我記憶中任何時候都要危險
香港迴歸以來,教育界很大程度被所謂的反政府泛民主派主導。他們巧妙而蓄意地將年輕一代洗腦,令他們反對北京,並宣揚分離香港和祖國的思想,而他們的道德觀與是非觀也被摧毀了。[全文]
-
亂港分子棄保潛逃,警檢法該收緊了
“修例風波”中的犯罪嫌疑人容易受到背後“黑手”的操控和蠱惑而集體出逃,並且由組織者支付鉅額資金和安排出逃。例如,有媒體報道,台灣基督長老教會牧師、現任台北濟南基督長老教會主任牧師黃春生便是其中的組織者之一。[全文]
-
- 資訊 | Information more
-
祝賀“中國人民警察節”,鄧炳強致函公安部
-
華春瑩:為何在美國不可接受的事,香港就必須接受?
-
還想留一手…
-
付國豪案宣判,3被告遭重判
-
BBC記者為“雙標”辯護,梁振英逐條反駁:水平太低
-
人權高專辦發表涉港錯誤言論,我常駐日內瓦代表團駁斥
-
你沒聽錯,亂港分子説美國已淪為笑柄
-
他被控分裂國家罪,還押候審
-
梁振英嘲諷亂港分子:肯定不會闖美國國會
· 中方表態 -
CNN記者發了一組對比圖,亂港分子氣到爆粗口
· 中方表態 -
蓬佩奧還有心思派人訪台
-
加外長對港警正常履職説三道四,我大使館斥責
-
正在服刑的黃之鋒再被拘捕
-
依據國安法,港警首次拘捕美籍“人權”律師
-
港警曬出反對派“癱瘓”香港計劃
-
港保安局長:涉案者圖謀歹毒,若得逞將令香港萬劫不復
-
付國豪案宣判:3被告罪成,一被告兩罪脱罪
-
港警今晨上門拘捕至少52人,包括戴耀廷
-
香港終院首席法官馬道立將正式退休
-
“新加入律政司的律師須學習內地法律”
-
-
-
蒙面劫匪打劫香港珠寶店,一分半搶走百萬港元金器
-
連住帶拿,香港隔離中心內插板、吹風機、泡麪都被帶走了...
-
知名辯手為涉港不當言論辯駁,人民日報隔空喊話
-
曾前往埃及、印度的香港旅遊團多人確診
-
香港出現5宗印度輸入型病例
-
被感染寵物狗的主人,讓香港富豪圈慌了…
-
自家潮牌疑似印有涉“港獨”手勢,余文樂又雙叒道歉了…
-
把客人喝過的飲料給另一人喝,黎智英兒子餐廳被調查
· 黎智英被捕 -
紅色警示!香港特區今天起禁止韓國旅客入境
-
寫“藏頭詩”侮辱確診警察,香港一副校長被停職
-
滯留武漢的香港女模特分享温馨日常,竟被網民惡語相向
-
香港首宗!偷5500個口罩,入獄4周
-
買到又髒又黃的二手口罩,港星怒了:這錢賺得心安嗎!
-
日本知名學府聘亂港分子周庭為研究員 遭網友羣嘲
-
真香警告!“港獨”議員在“撐警”店用餐
-
杜汶澤求蔡英文“救香港手足”,遭台灣網民嘲諷
-
香港“中國冰室”關張,曾是港片最愛的取景地
-
每當他開放評論區,就説明快過年了
-
海報暗藏亂港辱警口號,李澤楷旗下電視台致歉
-
Adidas剛宣佈新代言人 店就被砸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