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是恐怖分子還是自由戰士,我説了算
關鍵字: 利比亞示威遊行釣魚島利比亞大使恐怖分子自由戰士阿拉伯之冬奧巴馬發表“9·11”紀念演説,稱11年後世界更安全美國更強大。話音剛落,當地時間9月11日,美國駐利比亞大使克里斯托弗·史蒂文斯在班加西的反美抗議活動中身亡。
不知道奧巴馬在得知這個消息後的第一反應是什麼,筆者在看到這個消息後愣了一下。
被殺大使之前是與班加西反對派保持聯絡的信使。2011年10月20日,利比亞前領導人卡扎菲被俘後遭虐殺,美國“友人”在其屍體旁邊豎起大拇指,面露嘲笑;321天后,史蒂文斯的屍體被倒拖在班加西街頭。
奧巴馬對領事館遭襲予以強烈譴責,誓言把兇手繩之以法,同時派出50名海軍陸戰隊員。這種“軟弱”的反應讓我們大跌眼鏡,我們以為,遇到這麼嚴重的事情,美國總統應該問:“我們離利比亞最近的航母在哪裏”。要知道,上次中國人打死了一個德國公使,可是引發了八個主要強國組織“國際安全援助部隊”(駐阿富汗國際部隊的稱號)來保護各自的外交人員和“幫助中國融入文明社會”。
希拉里則解釋説,實際上,史蒂文斯及其團隊在利比亞所到之處,都被視為朋友和合作夥伴。“This attack was committed by a small group of extremists who do not represent the Libyan population.”網友嘲笑説:可算找到“一小撮不明真相羣眾”的英文標準翻譯了。
希拉里看到闖進使館的“暴徒”身上的標誌了麼?那是利比亞現在的國旗,當然,也是過去的反對派旗幟。
在四名美國外交官遺體交接儀式上,希拉里發表講話,譴責侮辱穆斯林的電影,稱埃及、利比亞等國的人民並未將獨裁暴政轉變成暴民暴政,呼籲各國理性的人們抵制暴力。
遺憾希拉里覺醒的有點晚,此時才想起來理性和抵制暴力,卡扎菲警告美國有恐怖分子混進反對派的時候,希拉里們、斯蒂文斯們充耳不聞。
希拉里這種前後矛盾的作風也影響了中國國內公知。幾個月前,利比亞的中國使館被衝擊,砸了幾塊窗玻璃,一些大V們紛紛彈冠相慶,説中國政府多麼不受中東人民待見,多麼活該,這回美國領事館被燒,大使等官員被民兵擊斃,不知道他們會發明什麼理論?
其實,這還不容易?“打你時,是自由戰士;打我時,是恐怖分子”。
玩弄雙重標準,這不是第一次,肯定也不會是最後一次。2011年的阿拉伯之春中,埃及的街頭也出現了打砸搶燒,那時,英國首相卡梅倫説的是:“幹得好!歷史性的轉變已經拉開序幕,埃及人民渴望人權、民主、自由。”而之前一年,英國的大學學費飆漲,學生們走上街頭抗議的時候也出現了打砸搶燒,卡梅倫首相説的是:“倫敦學生鬧事背後的無政府主義者一定要繩之以法!”然後毫不猶豫的派出騎警鎮壓。
這種時候,公知們要麼視而不見,要麼如同孔乙己説“讀書人的事兒能叫做偷麼”似的嘀咕兩句“民主的打砸搶能叫做打砸搶麼”——若干年前,巴黎街頭幾乎年年騷亂的時候,有人在天涯論壇上辯解説罷工、騷亂都是民主社會的常態。
再往前,911是誰幹的?還不是美國人為了對抗蘇聯在阿富汗一手養大了的基地組織麼?當時,他們是抵抗蘇聯入侵的“自由戰士”,等到共同的敵人消失了,基地的槍口瞄向美國,原來自由戰士竟然是恐怖分子!
富蘭克林·羅斯福的助手曾向他指出,尼加拉瓜獨裁者索摩查是一個狗孃養的,羅斯福的回答是:“是!他是狗孃養的,但他是我們的狗孃養的。”好吧,或許打死美國大使的利比亞暴徒是狗孃養的!但是,他們同樣是美國的狗孃養的!
就如同美國的雙重標準:打你時是自由戰士,打我時是恐怖分子,我們國內的公知也繼承和發揚光大了這一雙重標準:砸政府是爭取自由民主,砸到我頭上就是“文革餘孽”、“義和團”。
在甕安、什邡、啓東等事件出現破壞行為的時候,是誰在歡呼人民的“覺醒”?而面對舉國上下如火如荼的反日愛國運動出現了一些極個別破壞行為,又是誰在口誅筆伐?
的確,在絕大部分羣眾理性示威的同時,出現了一些不和諧音符。少數不法分子混入羣眾隊伍,煽動過激行為,甚至發動打砸搶。各地警方和愛國羣眾堅決制止這類行為:廣州有羣眾自覺組織起來維護社會秩序,尤其是不少大學生挺身而出,及時有力阻止了個別不良人員的過激行為;西安警方更向維護秩序志願者們公開表示了感謝。對於這些正能量,公知們和一些媒體是同樣視而不見的,他們的興奮點只在於這場以“愛國”為名義的運動中出現了負面新聞。
且不説羣眾性運動中出現過激行為是正常的,要求“純潔”的運動是不可能存在的;即使有一些,和人民大眾比起來他們又能算得了多少呢?某些英國足球流氓能否代表全體英國公民的素質?連利比亞打死大使的都是一小撮,那麼在反日浪潮中藉機生事的那些人又憑什麼代表中國的愛國民眾?公知既然口口聲聲反對被代表,但是為何“扣帽子”、以偏概全代表別人的時候又衝鋒在前了呢?“借否定偽愛國真暴徒來否定愛國主義”,這種思維邏輯本來就是漏洞百出幼稚可笑的。
彭曉芸在微博上説:那些為打吳法天叫好、為打砸政府辦公樓叫好,讚美炸死無辜保安的錢明奇、殺警的楊佳為英雄的,如今大聲反對反日遊行中的打砸行為的人,是最不可信任之人。熱衷以暴力來表達愛憎的,實際上是同一種人,至於他們碰巧愛什麼、恨什麼只是掩飾其虛弱的外衣,今天穿愛國衣明天穿民主衣,骨子裏卻是無能與恨。
眾所周知,這次國內的反日浪潮,是中國的愛國羣眾對一段時期內日本在釣魚島問題上的小動作的迴應與爆發,導火線是日本所謂“國有化”釣魚島鬧劇。眼下的一些公知們,對於愛國這個基本立場是不敢質疑的,他們所要做的是將當前運動中的過激行為無限放大,擴大為整個運動的主流表現,進而長吁短嘆:“糟得很!糟得很!”最終達到潑污整個運動的目的——愛國本身就是錯的,愛國的遊行行動本身也是錯的。
筆者的朋友也有參加和圍觀各地遊行活動的,一位參加了煙台的反日遊行的朋友特別興奮得談起參加遊行的情形,她説人很多很熱鬧,也很和平很文明,“嗓子都喊啞了,但是挺振奮的”;另一位在滿洲里的朋友則在社交網站上抱怨自己因為加班沒有辦法參加遊行,只能眼睜睜看着遊行隊伍從公司的樓下經過,然後只能拍幾張照片聊以告慰——連滿洲里都出現了遊行!而qq羣當中發佈的各地的理性示威遊行的照片也是不計其數。這都是我們身邊的人和事,和媒體熱衷於炒作的負能量相比,哪個更能代表大多數呢?
利比亞革命後,班加西的抗議行為已經成了傳統,反腐敗、反臨時政府、反西方的抗議不斷髮生,人們有各種理由上街抗議。今年以來,武裝襲擊西方人員的事件也不在少數;法國的騷亂依然是保留節目。而現在的一些公知把少數砸搶等同於愛國遊行運動,然後彙總成全國批判,就這樣的心態還想呼喚集會自由?事物有兩面性,開閘放水就得泥沙俱下。他們對自由民主的嚮往只是葉公好龍也説不定。
標籤 舊文資料- 本文僅代表作者個人觀點。
- 請支持獨立網站,轉發請註明本文鏈接:
- 責任編輯:梁福龍
- “只有我們和中國實現了!” 評論 74世衞專家來華都要隔離14天,外媒記者有何特權? 評論 111英美“聲援”47名被起訴亂港分子,中方駁斥 評論 265直達台北,示意圖來了! 評論 421C919全球首單落地! 評論 435最新聞 Ho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