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十四五規劃,讓我想起諾獎得主的一個評價
“當中國在為下一代人制定五年規劃的時候,美國人只是在為下一次選舉進行規劃。”[全文]
-
西進!西進!
西部大開發也是西部大開放,西部地區處於我國陸地開放的前沿,與中國接壤的14個國家中有13個在西部。在西部地區構建“一帶一路”內外聯通的大走廊能促進歐亞大陸橋的開放,促進中國與“一帶一路”國家之間的經濟大循環。西方社會的一些人熱衷用地緣政治理論來解讀“一帶一路”,是“以小人之心,度君子之腹。”[全文]
-
應對新冠危機衝擊,抗疫工作是上篇,政府報告是下篇
中國仍是世界上增長最快的主要經濟體之一,根據國際貨幣基金組織4月份預測,今年世界經濟增長率為-3.0%,而中國是少數實現正增長經濟體(為1.2%),明年經濟增長率將達到9.2%。[全文]
-
中國正式進入制度自信時代
美國製度體系主要是工業時代與金融時代的產物,雖然仍然是世界上最強大的帝國,但是已經很難自我革命與自我調整。中國製度體系,很有可能逆襲而上,成為互聯網時代制度模式的典型,中國共產黨是有互聯網思維基因的政黨。[全文]
-
同樣是政黨,美國的兩黨和中國共產黨比起來差距在哪?
將美國的兩黨與中國共產黨做個比較,可以發現:美國兩黨是所謂的“三無”政黨,無真正黨員只有粉絲式的黨人,無黨綱只有競選綱領,無嚴密的組織、只有鬆散的協調。中國共產黨則是“三高”政黨,高度忠誠的黨員,高度使命的政治綱領,高度嚴密的組織紀律性。[全文]
-
自由主義陷入困境,中國開出新藥方
國際政治是否要退回到現實國際政治的叢林狀態?特朗普是一個具有高度現實主義特徵的政治家,但是特朗普國際戰略的困境,恰恰也體現了現實主義理論在處理21世紀的複雜性上的困境。[全文]
-
中美大戰略博弈,最好的分析框架是天時地利人和
浮雲豈能遮望眼,大浪好縱釣魚船。對於“特朗普攻勢”,既要看到嚴峻挑戰,更要看到歷史性機遇。天時地利人和大勢在我,要鬥要和選擇權在美國,主動權卻在中國;和不必委曲求全,鬥則必鬥出一個新世界。美國對中國的遏制,是中華民族偉大復興需要面對的一個坎、也必將成為一塊墊腳石。[全文]
-
西方地緣政治理論解釋不了中國想做的事
對於霸權國家而言,新自由主義國際秩序是裝點並擴展其實力的外包裝。對於發展中國家而言,新自由主義國際秩序允許其參與的全球化是有霸權國家所設定的天花板的。“一帶一路”作為人類命運共同體理念的實踐,突破了新自由主義國際政治經濟秩序。[全文]
-
超級資本主義母腹中躁動着的,是人類的希望還是毀滅?
人們製造機器人想獲得新的奴隸,但今天這個奴隸變成了超人,那麼,人將去往何方?從長期來説,人工智能對人的替代是不可避免的。智能化將使得資本與勞動的矛盾達到空前尖鋭的高度,資本的力量將被空前放大,超級資本家將擁有絕對權力,如果不對現有體系做革命式的改造,人類的前景將異常暗淡。[全文]
-
除了產能過剩,中國經濟還應關注有效需求不足問題
中國既沒有條件像美國一樣成為金融帝國來轉移國內有效需求不足的問題,也不能重蹈日本等國因產業空心化而進入高收入陷阱。唯有利用其社會主義固有優勢,推動社會主義市場經濟升級到2.0版本,為中國經濟發展注入新的動能,推動經濟發展更加協調和健康。[全文]
-
中國不是“三權分立”而是“七權分工”
本次黨和國家機構改革是前所未有的大布局,前所未有的大調整。本次改革將推動形成新時代中國特色的國家治理體系,六大體系各有分工,又協調一致,如同四梁八柱,共同支撐了中國國家治理的大廈。不同治理機構在黨的統一領導下協調行動、增強合力,推動實現中國式良治。[全文]
-
新時代社會主義如何駕馭資本?
在全球範圍內,資本主義已經進入超級資本主義的新階段,資本主義經濟體系正處於全球化、平台化、虛擬化、智能化的升級過程中,社會主義力量和資本力量新一輪的博弈正在展開,而這將決定人類是進入一個大黑暗時代,還是進入一個更加光明的新階段。[全文]
-
中國如何建成有別於西方福利社會的“民生國家”
當前中國面臨着生存型民生問題、發展型民生問題,發達型民生問題相互疊加,相互交織的挑戰。這就需要進一步繼續推進民生國家建設。民生國家在歷史淵源、基本理念、與發展的關係、資金與資源的來源、責任主體、去商品化程度,都不同於福利國家。[全文]
-
中國共產黨是如何成功駕馭住資本的
保證黨自身的主體性,就是黨自身不被資本所同化,反過來還有能力去同化資本,這説明全面從嚴治黨很重要。十九大報告提到的黨的初心是為中國人民謀幸福,為中華民族謀復興,這個初心就不能變成為資本利益最大化服務。[全文]
-
馬克思主義的參天樹,必須由中國實踐的活泉來滋養
習近平同志指出的: “馬克思主義被邊緣化、空泛化、標籤化,出現“失語”、”失蹤”、“失聲”的問題,根本癥結就在於馬克思主義沒有和實踐相結合,沒有用馬克思主義基本原理這個箭來射中國實踐這個“的”。“僅僅把箭拿在手裏搓來搓去,連聲贊曰,’好箭、好箭’,卻老是不願意放出去。”[全文]
-
中國的第四個三十年:使命與前景
中國不但要繼續推進國內建設,也要與其他國家攜手推進人類命運共同體建設。新型的全球領導者將是中國無從逃脱的宿命,主動引領人類命運共同構建與全球新秩序構建,讓全世界分享中國機遇,為世界人民開闢更光明的未來。[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