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社會分工愈加細化,“同儕審判”的標準已經名存實亡,陪審團審理的案件絕大多數都是跟陪審員生活經歷和知識背景毫不相關的。陪審團需要專業化,可事實上這樣的事情並沒有出現。
閲讀 -
交材料審閲要花時間,材料不夠補充材料還要時間,關於補貼數額多少申請人也要和政府工作人員反覆核對,而且因為奧巴馬醫保法案涉及到個人收入税的抵扣返還問題,哪些算收入哪些算支出,別説普通民眾搞不清,政府工作人員也拎不清……
閲讀 -
留美法律學人霍思德對陳平關於弗格森騷亂提出不同見解:他認為,檢方的非常規程序正是在包庇白人警察。而且聖路易斯是美國種族隔離最嚴重的城市之一;美國不再是大熔爐,而是文化色拉盤,蘿蔔青菜一清二楚無法融合了。
閲讀 -
這次中期選舉,全美共有22位亞裔國會議員候選人蔘與最後的角逐,打破歷史紀錄,其中許多都是華裔。表示要參加投票的華裔選民比例也高於往年。可事實真的有這麼樂觀麼?
閲讀 -
距離“弗格森事件”尚不滿兩月,美國白人警察槍殺黑人青年事件再度發生。除了難以緩和的種族矛盾外,美國警方敢於濫用武力,和近三十年來其高度軍事化也有密切關係。
閲讀 -
奧巴馬改革舉步維艱,醫改網站被指價高質次;國際政策遭諸多學者圍攻;敬個禮都鬧成“醜聞”。才到中期選舉,但許多由希望到失望的美國人,目光已經投向“後奧巴馬時代”。在美國政壇的“總統輪迴説”中,奧巴馬處於什麼位置?
閲讀 -
去年年初,美國國會在眾議院933號提案中加了一個所謂的“農民保護條款”,該法案的原始稿並非來自國會議員提案,而是孟山都公司請遊説人員起草的。根據這個法案,如果一個生物科技作物已經得到農業部的批准,但該批准因為安全性問題被聯邦法院廢除的話,農業部長有權力頒發臨時性批准。這不是“創造一切機會”給大家吃轉基因麼?
閲讀